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关于推进烟叶产业高发展的思考

——以河南灵宝烟区为例
2024年01月15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王小锋
A+ A

烟叶稳则行业稳,烟叶兴则行业兴。

烟叶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支撑。近年来,随着全国烟叶发展形势由控转稳、由稳转增,烟叶产业迎来发展“窗口期”。在当前全面推进行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烟区如何立足“三农”工作大局,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河南灵宝烟区为例,对烟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烟区发展现状

灵宝市全省核心烟区之一,种植规模在全省37个植烟县中排居第4位。多年来,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灵宝烟叶产业得到了稳定持续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良好的发展氛围。灵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烟叶产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烟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全市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发展氛围,为地方烟农增收,财政增税和企业增效打下坚实基础。以2023年为例,全市落实烟叶种植面积6.5万亩,累计收购烟叶17.75万担,实现烟农收入2.7亿元,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作用进一步发挥。

2.坚实的生产基础。把面积落实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发挥计划价格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水源工程项目、烟叶生产投入等一揽子政策激励作用,全市标准亩种得实、风险田留得足。聚焦培育“中棵烟”,狠抓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大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全市烟叶生产关键技术落实到位率达到100%”。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烟叶质量。按照“一站一示范、一站一特色”的模式,着力打造技术示范好、生产效益高,以及可参观、可学习、可复制的标准化示范田,以点带面提升全市烟叶生产质量。

3.实惠的补贴政策。把降成本、增收入作为稳定种植主体的有效途径,不断加大烟叶生产投入补贴力度。以2023年为例,全年为全市烟农投入烟叶生产补贴资金4240万元,同比增加591.1万元,亩均补贴707元,户均补贴1.28万元,极大降低了烟叶生产成本,提高了烟农种烟积极性。投入165万元购进耕地、播种、水肥一体等各类农用机械174台,降低了烟农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4.完备的烟基设施。紧紧围绕“旱能灌、涝能排、房配套、渠相连、路进田”目标,不断提升烟区承载能力。以2023年为例,全市完成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33项,投入资金2465.4万元。其中,新(改)建电代煤烤房投入资金1157万元,受益烟田面积6180亩;分级回潮车间及其附属设施项目投入资金996万元,受益烟田面积15800亩。

5.贴心的专业服务。依托专业合作社,围绕烟叶“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环节组建专业服务队,着力构建与烟叶生产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体系。2023年,在去年福地烟站专分服务站试点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先后在朱阳、白羊等建立10个专分服务站,年覆盖产能5万担,在保证分级效率和纯度的同时,每年可为烟农节省成本500万元左右。

二、当前烟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1.技术落实存在棚架。主要体现在烟田科学施肥上,部分烟农担心前期长势差影响后期产量,同时为减少用工,采取了单次大量施肥方式。据调查2023年个别区域烟田复合肥使用量达到50-75公斤,造成后期贪青晚熟,延长了田间无效生育期。同时,个别烟农仍依靠经验或手艺,“一炮轰”“硬变黄”“一次平顶”等过度追求省工和产量的做法仍然存在。

2.烟基设施不够均衡。烟区发展规划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结合不紧密、不同步,烟基设施分布与生产布局匹配不均衡。部分烟水工程因水源、地理、年限、气候等因素影响,导致水池水源供水不足,管网通水不畅;部分烤房因建设年限、烟区调整、等因素无法正常使用。基础设施项目存量大,协议约束力不强,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管护资金渠道不畅,造成设施丢失、损坏严重。

3.队伍整体素能不高。个别基层烟站站长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欠缺,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不强,处理复杂矛盾、服务烟农的能力不足。基层员工担当意识弱化、创新意识淡薄,缺乏争先创优的责任感、使命感。烟叶专业分级人才严重匮乏,基层活力不足,执行力偏低。

4.“雇工难”“用工贵”问题仍然突出。据了解,在采烤旺季,“雇工难”“用工贵”问题仍然是烟农的“心头病”,也制约着产业的发展。2023年,烟农雇工每人每天劳动报酬在100元左右,今年普遍增长到120-150元/天,而且随着种烟户的不断增加,“雇工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个别烟农在采烤旺季需要从外地找寻工人,用工压力、用工成本有所加大。下一步需大力推进专业化服务。

5.烟农队伍老龄化严重。从烟农队伍年龄结构来看,老龄化问题突出,50岁以上的烟农占比83.6%,40岁以下的烟农占比6.7%。以联系点新店烟站为例,烟站所辖烟农共有446户,其中50岁以上占比80%以上,40岁以下占比10%左右,烟区长远产区发展的动能不足。

三、对策及建议

1.在优化产业布局上下功夫。面积是完成目标任务的基础,好烟田是烟叶提质增效的关键。一方面,积极向地方党委做好汇报,争取相关政策支持,持续推动烟叶种植增面积、扩规模。广泛宣传烟叶市场形势、生产扶持政策等,引导广大烟农抓好面积落实。另一方面,按照“发展优势产区、淘汰落后产区、适度集中生产”的思路,优化产区种植布局,着力将种植计划向种植品种优、管理水平高、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工业企业需求旺的区域转移,聚集优势产能,夯实发展基础。积极构建“以烟稳粮、以烟促粮、多元发展”协同发展机制,拓宽烟农多元化增收渠道。

2.在关键技术落实上下功夫。各环节关键技术落实是提高烟叶质量的根本保障。要立足培育“中棵烟”目标,以推进“四项重点技术”为重点,引导烟农烟农自觉接受先进理念,积极革新生产技术方式,以技术变革提升烟叶品质,增加烟农收入。持续深化烟叶网格化管理,按照“全环节覆盖、全链条服务”原则,联合合作社加强对网格员的日常管理和督导考核,推动烟叶生产技术全下沉、全覆盖、全方位,确保平服务指导普及化、技术落实标准化。持续加大烟农培训力度,着力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适应现代烟草农业需要的职业烟农队伍,发展和稳定新型种植主体。

3.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统筹推进烟叶生产布局和烟基项目布局优化调整,围绕“存量项目布局”规划“烟叶生产布局”,实施烟水、烟炕、烟路、烟机、烟站综合配套,着力实现烟基项目与种植规模、优质产能更加匹配。综合利用乡村振兴、大气污染防治等政策和资金,做好电能烤房规划布局,加快改造步伐,提升烤能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气象、水利、烟草三方联合预警防灾机制,精准靶向发布预警信息,提高重大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构建起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立体防灾减灾体系,切实提升烟叶抗风险能力。

4.在农机农艺融合上下功夫。改造宜机化烟田,引导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配合土地深翻、烟水、烟路建设,打造集中连片宜机化烟田,解决“有机难用”问题,打通农机作业堵点。加快适宜丘陵地区烟叶生产机械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把解决烟草机械全面化、全程化的薄弱环节作为主攻点,通过引进、改造、研发等方式推广新型农机,破解“无机可用”难题,持续提高烟用农机装备的农艺适配性、作业广适性和操作轻简性。引进专业化农服,整合利用社会农机资源和服务人员,为烟农提供专业化农机作业服务。依托一体化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烟叶标准化生产水平,让烟农轻松高效种烟。

5.在优化生产方式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引入,构建专业水平高、服务高效的全程托管服务体系。发挥好合作社土地流转平台、产销结合纽带、专业服务组织“三个作用”,有效整合生产资源,推动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快烟叶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迈进。学习先进产区合作社建设经验,着力在提升合作社“造血”功能上精准发力,不断拓展作社服务功能,提升为农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为目标,继续扩大辖区烟叶专分服务站的配置数量,为更多烟农提供分级服务,让烟农在改革创新中得红利、见实惠。

6.在夯实基层基础上下功夫。加快推进标准化烟站建设,抓住政策机遇,不断完善烟站条件,提高烟站功能水平,夯实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突出抓好烟站站长管理,着力培养一批肯干事、能干事的年轻站长队伍,带头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加强栽培、分级、烘烤等专业人才队建设,加强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基层人员专业技能和服务烟农水平。抓好规范管理,持续烟叶条线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增强干部职工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保障各项管理制度落地落实,防范各类违规违纪问题发生。

声明:本文为烟草在线原创,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若有转载需求,请联系烟小蜜客服(微信号tobacco_yczx)。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