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新闻快讯 > 正文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助推美丽凤庆建设

云南凤庆县2013年烤烟生产规模效益再创新高
2013年12月12日 来源:烟草在线凤庆消息 作者:鲁中廷
A+ A

  烟草在线凤庆消息  云南凤庆县烤烟产业发展从起步到现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几代人艰苦努力下,一步一个脚印,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突破,烤烟产业已发展成为凤庆年烟叶收购总产值超亿元、财政收入七千多万元的一项富民、兴县、强企的经济骨干产业,有力助推美丽凤庆建设。2009年首次突破“两个大关”,一是收购产值突破亿元大关,二是税收突破千万元大关,成为凤庆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支柱产业,效益较为明显。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烤烟种植面积21.48万亩,生产收购烟叶62.58万担,实现烟叶收购产值3.84亿元,税收8400多万元。完成烤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亿元。

  2013年是凤庆县烤烟产业“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前中期特大旱情、后期暴风雨及冰雹灾害等多重灾难,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加大工作力度,着眼细节,狠抓各项科技兴烟措施,强化烟叶生产、收购和流通管理,稳步推进烤烟生产,圆满完成了市人民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顺利实现烤烟产业“十二五”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全县共有12个乡镇,108个村,850个村民小组,12069户农户,36207人种植烤烟,种植面积100076.7亩,比2012年的91479.2亩增8597.5亩,增9.4%;收购烟叶26.5万担,占计划任务的100%,比2012年增1.1万担,增4.34%;收购金额33282.23万元,比2012年增4352.98万元,增15.05%;均价25.12元/公斤,每公斤比2012年增2.34元;上等烟比例70.18%,比2012年增10个百分点;实现烟叶税收7322.09万元,比2012年增957.66万元,增15.05%;烟农总收入35473.68万元(含补贴),亩均产值达3544.65元,比2012年增382.26元,增12.09%;户均收入达2.94万元;种烟人均收入0.98万元;亩均贡献税收731.65元,比2012年增35.92元,增5.16%;烤烟占农民人均收入591.23元,比2012年增109.1元,增22.62%。烤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烤烟生产态势良好、烟叶收购提质增效、烟农政府满意度高、工业企业普遍赞赏、烟叶发展稳定健康”,有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使烤烟产业成为凤庆农业产业的支柱之一,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烤烟产业发展,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烤烟产业领导小组,按省、市要求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统筹和指导全县烤烟生产工作。种烟乡镇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把发展烤烟产业作为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年度履职考核的重要内容。县、乡、村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细化措施,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做到早计划、早准备、早安排、早动手。全县从县到乡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为烤烟生产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优化布局,合理规划 随着该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为进一步优化烤烟产业布局,全县按照“巩固提升老烟区、培育开发新烟区”的要求,坚持有进有退原则,把不适宜区、次适宜区调整到生态条件好、相对集中、设施条件好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共调整不适宜区4930亩,新增适宜区13567.5亩。

  夯实基础,增强后劲 按照产业发展规划,紧紧抓住国家局、省委、省政府加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着力抓好烟区水利、机耕路、烤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夯实烟叶发展的基础。“十一五”期间,建成塘坝2座,蓄水6.1万立方米,渠道71条,长56.4千米;共建水池(窖)8198个,蓄水100933立方米;管道(网)1921.84千米;烤房15036座;新修、整复修烟区公路489千米;建成基本烟田4万亩,建成收购站、点9个,临时收购点8个。2013年全县年内共完成投资6090万元。建设87群500座卧式密集型烤房,建盖普通小烤房1800座;建成鲁史烟水工程项目区一个;在黑惠江沿岸建成11个小型提灌站;完成郭大寨烟站续建工程。烟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地改善了我县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增强了烟农种植烤烟的积极性,夯实了烤烟产业发展后劲。

  科技兴烟,提质增效 该县始终坚持科技兴烟思路不动摇,切实强化科技兴烟意识,扎实推进各项生产实用技术的落实,全力提升烟叶生产水平,提高烟叶质量等级。一是按照“种植节令不推迟,种植标准不降低,提质增效不放松、优化结构不松劲”的要求,紧紧抓住最佳节令,抓死育苗、移栽节令,全县于1月23日开始点籽,2月22日完成播种工作,3月27日启动大田移栽工作,5月8日全面完成移栽,比去年同期快12天,整整提前一个节令;二是严格按照抓优化烟叶结构标准,抓实优化烟叶结构工作,全县累计清除底脚叶7779.18吨,顶叶7526.14吨;三是切实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统防统治,积极推行生物防治措施,有效减少农药施用量;四是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全县共堆捂农家肥31240吨,覆盖面积62480亩,占种植计划的62.48%;五是加大农机具下田力度,有效缓解劳力不足的问题;六是认真实施以煤代柴工程,共调供燃煤59300吨,在烤烟产业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生态

  强化措施,全力抗灾 面对灾情,县、乡、村各级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抗灾救灾预案,做到一村一案、一地一案,及时安排部署开展抗灾救灾、生产自救,增强烟区干部群众抗灾救灾生产自救的信心和决心,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着力消除灾害影响。2013年全县累计投入抗旱资金810万元,新架设400km抗旱烟水管道,开挖临时坑塘5000口;在江北3个乡镇8个村建成11个小型提灌站,解决了烟区5000多人,6000多头大牲畜和近2万亩烟田地的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同时对全县已建管网、水池(窖)、沟渠、坝塘等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整复修,做好引水和蓄水工作,确保工程发挥最大效益;使抗旱保苗促移栽工作顺利进行,坚定了烟农抗旱救灾生产自救的信心。进入雨季后,新华、鲁史、洛党、腰街等8个乡(镇)遭受罕见的冰雹灾害,造成23个村、1078户农户、8150.7亩烤烟灾害;灾情发生后,县乡政府、烟站点、村、组干部,烟草公司、县烟办、保险公司等部门工作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对灾情进行调查落实,登记造册,认真组织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抗灾救灾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科技培训,提升产业 多年来,县、乡、村、组四级科技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全县培养了一大批特别能吃苦、业务精、作风硬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队伍。2013年全县共举办育苗、农家肥堆捂、预整地、移栽、优化烟叶结构、中耕管理、烘烤、分级扎把、交售等培训会572场次,参训45000多人次,发放《凤庆县烤烟生产技术规范》1.2万余册。通过培训,全县涌现出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科技干部队伍和业务精湛的技术员,种烟农户户均有一个“种烟明白人”。

  强强联合,维稳收购 我县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提高等级纯度和入库等级合格率为重点,全面推行“入户预检,统一运装,约量定点,批量交售”为主的收购运作模式,强化专卖管理。一是加大对《烟草专卖法》和《经济合同法》等烟叶流通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二是强化烟草专卖管理,县烟办、烟草公司、公安、工商、税务、渔政等职能部门相互配合,联合执法,全面加强流通管理;三是建立烟叶流通管理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并经查实烟叶外流2至10担者奖500元,10担以上者奖1000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严防烟叶非法倒卖。通过认真落实专卖管理各项措施,全县未出现烟叶非正常流出、流入现象,全县烟叶收购工作稳定有序。

  生产督查,有序推进 为确保烤烟生产各项工作能得到有效落实,县人民政府抽调了5个督查检查组深入12个种烟乡镇对各乡镇的烤烟面积落实、育苗、备耕、抗旱准备、中耕管理等工作开展督查。督查检查组深入种烟村寨、田间地头,严格执行生产工作月度、季度工作报告推进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如期完成;严格执行生产过程管理及目标责任考核两项考核,县人民政府以量化百分制的形式对各种烟乡镇的组织领导、育苗、整地、移栽、燃煤调供、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购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烟叶结构十项工作进行考核,按考核得分情况兑现奖惩;加大挂钩督查力度,县、乡、村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解决生产实际困难,加快各项工作推进。

  据了解,到“十二•五”末,全县将实现累计种植烤烟46.62万亩,比“十一•五”增25.14万亩;收购烟叶133万担,比“十一•五”增70.42万担;产值14.4亿元,比“十一•五”增10.56亿元;税收3.2亿元,比“十一•五”增2.36亿元;保持中上等烟叶比例90%以上,上等烟叶比例63%以上。真正把烤烟产业打造成该县又一个兴边、富民、强县的民心产业,有力助推美丽凤庆建设。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