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综合报道 从云南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坚持农户主体地位”、“以专业合作推进农业现代化”、“政府引导企业”、“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为依托”、“体制机制创新”等经验看,我国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探索,是具有广阔前景的。根据资源禀赋的特有条件,我国农业现代化应该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家庭农业和现代物质设施条件相结合、家庭经营向合作联合方向发展的道路。
从云南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经验看,我国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探索,是具有广阔前景的。实践表明,实现农业现代化,并非只有依靠发展大农场一条道路。根据资源禀赋的特有条件,我国农业现代化应该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家庭农业和现代物质设施条件相结合、家庭经营向合作联合方向发展的道路。
坚持农户的主体地位
云南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很重要的一条经验,不是烟草企业通过租购农民的土地发展大型烟草农场进行生产,而是以购销合同稳定种植面积,以改善设施提高烟叶产量,形成农户和企业间产销合作的共赢契约关系。
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户没有失地,还通过政府和企业投入提高了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和物质装备能力,获得了产品和资产的双重收益,增加了收入;企业没有侵权,还通过生产销售组合措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引导优势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和区域化生产,保障了优质原料供应。
据统计,云南通过烟水配套等工程的建设,使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同时烟田种植面积年度间不再出现大幅波动,稳定在了700万亩左右,产量占全国的40%,整个产业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新格局。
加强政府支持引导,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新世纪以来,国家不断完善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农业生产和贸易条件明显改善。云南省更是从2009年起,整合农口相关部门的水、土、林、路等专项治理资金为中低产田改造综合项目,扭转相关职能部门单一治理项目难以发挥综合效益的弊端,全面提升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条件。云南烟草在国家局指导下,积极响应和认真落实中央“工业反哺农业”的号召,从2005年起即在烟叶产区开展烟水、烟路等基础设施“八个配套”工程建设。2009年—2010年,云南省共整合中低产田改造资金75.4亿元,其中烟草行业投入24.8亿元,约占1/3,成为全省中低产田改造的主要力量。
调动烟草行业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是云南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农业大省中低产田改造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原因。
以专业合作推进农业现代化
从小麦的跨区收割作业开始,我国的农业就开始呈现出以生产环节的专业合作推动现代化发展的特点。生产环节的专业化分工,使得我国农业在保持家庭经营基础上,成功实现了服务的规模化,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生产环节专业化,也使得部分农民从全程生产中分化出来,成为育苗、机耕、植保等环节的专业作业人员,扩大了就业。
目前,包括烟草在内的许多产品都在统一供种、育苗、机耕、植保等环节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专业合作与联合,节省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在移栽、施肥、除草、采摘等不适宜机械化和专业化服务的劳动密集环节,仍实行分户操作。以专业合作实现服务规模化,以家庭经营方式实现劳动利用最大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独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五统一分”、“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等方式推动了云南烟草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此外,云南还探索出育苗合作社、机耕合作社、植保服务社和烘烤合作社四种专业服务合作社,以及“统分型烟叶种植合作社”和“紧密型烟叶经营合作社”两种专业种植合作社,烟草生产已经形成了以专业化服务为基础的农户联合合作基本格局。
云南现代烟草农业以专业合作社统一育苗、统一机械、统一技术、统一物资配送、统一培训和分户经营的“五统一分”方式,实现了分户经营和专业服务的有效结合。在家庭经营基础上,促进烟叶生产技术集成化、主要劳动过程机械化、关键环节服务专业化和产品质量标准化,推动烟草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在专业服务上,全省主要有育苗合作社、机耕合作社、植保服务社和烘烤合作社四种形式的专业服务合作社。2010年,全省专业化统一供种、育苗已全面实现,达到100%;专业化统一机耕、植保得到大面积推广,分别达到67.5%和62.5%,专业化统一烘烤、分级尚在探索试验,达到39.4%。不宜统一经营的环节,如移栽、施肥、中耕培土、除草、采摘、交售等,仍坚持发挥烟农主体地位,实行分户操作。
综合计算,以砚山县小舍姑村为例,传统分户经营,每亩用工39.5个,用工成本1580元,生产物资成本584元,合计生产成本2164元/亩;统分结合经营,每亩用工17个,用工成本680元,专业化服务费用453.5元,生产物资成本252.5元,合计生产成本1386.0元/亩。两相比较,专业化生产服务亩均成本比传统家庭经营方式降低778.0元,降幅达36%。加上技术集成,每亩烟田可提质增效277.5元,合计亩均烟田节本增效1055.8元,户均1.16万元。
在农户联合上,全省主要有两种形式的专业种植合作社。在土地流转率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组建“统分型烟叶种植合作社”,统一生产规划和专业服务,分户经营和销售。而在外出务工人员多、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地区,组建“紧密型烟叶经营合作社”,农民自愿以土地、资金入股,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按股份统一分配,社员收入主要为股份分红,参加合作社生产的还获得劳务报酬。合作社成员2010年人均纯收入6015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293元。在这种示范作用下,包粮屯合作社由2008年年底成立之初的287户社员发展到现在的910户社员,不仅覆盖了本村17个村民小组,还扩大到邻近村的7个村民小组。
目前,云南省的烟草生产已经形成了以专业化服务为基础的农户联合合作基本格局。2010年,全省发展专业服务合作社4658个,专业种植合作社1168个,覆盖种植面积549万亩,占当年种植面积的88.4%。
统筹规划,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为依托,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云南烟草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水平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加强农户专业合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通过建设基地单元形成农户、产区和工商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完善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加强政府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形成跨区域、大规模、高标准的滇东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通过以改善农田水利,并做好烟叶生产的“八个配套”,云南现代烟叶生产的物质装备和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这不仅提高了烟草农业的生产能力和抗灾防灾能力,改造了中低产田,还改善了集体和农户的资产结构,增加了农村集体和家庭的财产收益。
云南烟草行业以改善农田水利为核心,做好烟叶生产的烟水、烟路、烤房、农机具、育苗工场、防雹网络、基层站点和信息系统“八个配套”,大力提高现代烟叶生产的物质装备和基础设施条件。2005年—2010年,烟草行业共计投入104.4亿元,建成烟水上程74万件,机耕路3811公里,密集烤房10.3万座,育苗设施1377件,农用机械4.2万台套,覆盖基本烟田933万亩,亩均投入1120元左右。
烟草行业完成的中低产田改造面积,占全省中低产田的24%。据抽样调查,改造后的高标准基本烟田,亩均增产烟叶0.2担,增收536元,亩均增产粮食85公斤,增收280元。2010年,在遭遇百年大旱的情况下,依托烟水配套工程的基本农田,只有10%的种植面积成灾,低于全省32%的旱灾成灾面积。
烟水配套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提高了农业抗灾防灾能力,还改善了集体和农户的资产结构,增加了农村集体和家庭的财产收益。烟草行业补贴投入建设的烟水、机耕路等基础设施,产权划归乡镇或村委会所有;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及农机具等资产,产权按烟田面积折股量化到农户;资产经营形成的收益,按烟农所占股份进行分配。同时,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解决了农村基础设施的管护问题。烟水工程通过成立用水协会,按照受益面积,适当收取水费,提取养护资金,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农机具等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从服务收益中提取维修资金。通过对经营性资产的运作,现代烟草农业改变了基础设施长期以来“有人建,没人管”的现象,实现了设施建设和设施养护的良性互动。
以基地单元为载体,促进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滇东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的建成,提供了烟草行业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政府引导、部门配合、行业主抓、农户主体”的云南模式,值得借鉴。目前,我国农业区域化分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同行业应根据产业自身特点,研究与农户和产区加强合作的多种实现形式,延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稳定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按照“单元实施、整县推进”的原则,云南率先将烟草生产集中连片的主产区打造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不仅促进了土地合理流转,解决了烟草生产的机械化、服务的专业化和烘烤的信息化问题,稳定了烟草生产,更与对口企业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加深了烟草农业和工商业的合作。烟粮轮作和烟菜双季的种植制度,也让示范区成为云南省重要的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
在改善农业设施条件和加强农户专业合作的基础上,云南省按照“单元实施、整县推进”的原则,一个基地单元约相当于5万担销售量的种植面积,率先将烟草生产集中连片的主产区打造为现代农业示范区。
以滇东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为例,打破行政地理界限,把3州4县32个乡镇292个村作为一个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