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角 > 恋恋烟尘 > 正文

大爱红土地

2012年06月28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大成》编辑整理 作者:王保兴
A+ A

  在人们的印象里,云南是至美的。那炽热、夺目的红土地,仿佛镶嵌在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叫人向往,惹人垂爱,令人动容。

  有人说,云南的美在景,高原、红土、雪山、鲜花;也有人说,云南的美在人,热情、大方、能歌、善舞。多姿风情的云南,总能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是的,云南的景美,人也美。然而,在这片红土地上,有另一种东西,却深深打动着我。

  它无形,却能爆发出撼山动地的能量;它无声,却能响彻云霄,穿透心灵。

  我想,那是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人们,对这片土地最深沉、最炽烈的情感。

  它的名字叫——大爱。

  初春,云南,干旱在持续。

  2月中旬的一天,顶着骄阳,记者来到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采访。这里是云南的重旱区之一。

  第一站是石林县长湖镇。

  车行乡间,窗外的景象让我们的心情有些沉重——

  成片的麦苗泛着白花花的光,没有一点绿意;刚刚抽芽的柳树无力地支撑着枝条,随风左摇右晃;广袤起伏的红土地,在烈日的炙烤下,已有些龟裂。

  “像这样的连年干旱,就连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没遇到过。”陪同采访的是石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朱艳梅。她去年刚从昆明市局(公司)调到县局工作。这段时间,为了抗旱,她几乎每天都奔波在乡间。

  朱艳梅告诉记者,从2010年以来,石林已经是第三年大旱了。“去年还好,虽然经历过前年的干旱,但坝塘里还有蓄水,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基本能保障。但今年,到现在还滴雨未下,坝塘多数已经干涸了……”

  说到这里,她皱了皱眉头,眼睛望向车窗外刚刚翻耕过的土地。在这些土地上,再过一个半月就要栽下承载农民希望的烟苗了。

  “如果还不下雨,下一步的烟叶移栽就要受到很大影响。”朱艳梅有些担忧。

  “那现在育苗怎么样?”记者问。

  “育苗用水基本能保障。”她说,开春,石林县局(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全部下到田里,和农户一起引水、挑水、拉水,积极为育苗做各种准备,现在种子都已经播下了。

  一路上,不时看到一辆辆拉水的拖拉机和三轮车从车窗外驶过。朱艳梅说,水都是从附近的长湖拉来的。

  长湖是石林县较大的湖泊,长约3000米,宽仅300米。在干旱如此严重的情况下,那里的水几乎成了附近农民唯一的淡水来源。为了方便群众取水,当地政府特地在长湖大坝旁设置了几个取水点。

  记者决定去那里看看。

  取水点在长湖大坝旁的一条小路上。天近正午,陆续有村民开着拉水车从周边的村庄赶来。

  在路边,记者和一位拉水的村民攀谈起来。他说,他来自长湖镇豆黑村,名叫毕玉忠,家里4口人,种了12亩烤烟,还养了两头大牲口,人畜饮水全靠拖拉机拉,来回一趟要60多里路。

  “一次能拉多少水?”

  “一方多。”他指了指停在一旁的一辆拖拉机,后面的挂斗里整齐地摆放着8个大塑料桶。

  “这些水最多用4天。”毕玉忠说,为了省水,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洗澡了。“水贵如油啊!”他感叹道。

  离开长湖大坝,记者匆忙赶往此行的第二站,西街口镇。

  西街口镇素有“千湖之镇”的美名,全镇大大小小的水塘不计其数。但眼下,这些塘子还有存水的已所剩无几。

  在西街口镇宜奈村育苗点,苗棚里,几个人正围在一起,查看烟苗长势。

  经介绍,记者得知,那位黑黑的、一脸胡楂儿的是西街口烟站站长虎玉林,那位瘦瘦的、戴草帽的是宜奈村党支部书记冯应良,还有一位手拿水烟筒、笑呵呵的是育苗户冯克强,另外几个人是烟站的技术员和烟农。

  找一块背光的阴凉地,冯克强拿来几个小板凳,让我们坐下说话。

  虎玉林说,他在烟站工作了24年,烟叶生产方面几乎没有搞不定的事儿,唯独今年的旱情,让他感觉有些困难。

  年前,为了筹备育苗,虎玉林一方面走家串户,动员烟农提早储水;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旱情,争取支持。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全镇19个育苗点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播种。

  育苗户冯克强与虎玉林打交道最多。面对这位朴实憨厚的烟站站长,他心里除了感激,更多的是钦佩。

  冯克强告诉记者,他最难忘的就是烟苗播种前,虎玉林和烟站工作人员组织村民运水的情景——

  那天,天还未亮,全村的男女老少就全部出动了。他们有的赶着牛车,有的开着拖拉机,有的开着三轮车,还有的提着水桶……浩浩荡荡的运水队伍,在烟站工作人员的指挥下,直奔几公里外的大塘子水库。

  上百口人、近百辆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进,形成了一道壮观而独特的风景。

  “那样的情景,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冯克强感慨地说。

  “老天不帮忙,只有人努力了。人心齐、泰山移啊!”虎玉林告诉记者,最近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已经下拨了一笔抗旱资金,用于帮助烟农打机井、寻找新水源,以解决育苗后期和移栽的用水问题,“有了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相信困难总会解决。”

  临走前,我们提出要看一看烟苗的生长情况,村支书冯应良爽快地答应了。在经过一系列消毒措施后,我们走进育苗区。

  在育苗点,掀开苗棚覆膜的一角,一股湿热的空气扑面而来。苗床上,烟苗已破土而出,点点绿色让我们沉重的心情清爽了不少。

  应良告诉我们,在宜奈村,烤烟是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全村有1800亩烟田,保住了这些烟苗,就保住了全村的命根子。”

  走出育苗点,已过正午。烈日下,几位烟农和烟站工作人员挥手向记者作别。望着他们黝黑可爱的面庞,记者仿佛看到,希望正在这干渴的红土地上慢慢升腾。

  后记

  采访归来的路上,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回想采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是干渴已久的红土地让我们忧心忡忡?是长途拉水的农民让我们牵肠挂肚?还是亟待用水的烟苗让我们心生焦急?

  不,这些都不是。

  深深感动我们的,是那不顾烈日暴晒奔走于田间地头,指导烟农抗旱、帮助烟农找水的烟草人;是那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烟草人与上百名烟农、近百台车辆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运水队伍。

  旱灾面前,烟草人总是第一时间冲在前面。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不抛弃、不放弃的至诚大爱精神,彰显着不妥协、不气馁的拼搏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如同汩汩清流,滋润着干旱的红土地。

  只有真正理解“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只有真正把烟农的利益放在心上,才能在关键时刻迸发出这种精神的力量。

  这种精神,让我们心生敬意;这种精神,让我们看到希望。有了这种精神,再大的灾难都可以战胜;有了这种精神,再大的困难都能够克服。

  尽管旱灾仍在持续,但只要精神在,希望就一定在。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