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苏中友好协会应冼星海家属的请求,将其骨灰移交给中国。1983年1月25日,冼星海的骨灰由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派专人护送回北京。而为了纪念这次历史事件,沈阳卷烟厂专门设计生产了一包“星海”牌香烟,烟标辅图用三个圆圈,节选冼星海创作歌曲的五线谱,以怀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广东番禺人,中国近现代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冼星海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声乐和器乐作品,包括众多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与声乐独唱曲、两部歌剧、四部合唱作品、两部交响乐、四部交响组曲、一部大型管弦乐曲、大量的器乐独奏曲与重奏曲。其中,他在抗日救亡斗争中创作的声乐作品曾在群众中广泛传播,产生了经久不衰的社会影响力。冼星海坚持并发展了从聂耳开始的革命音乐传统,致力于将音乐创作与实际斗争联系在一起,开拓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的新局面。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引起了全民族抗战的爆发,亦燃起了全国各阶层群众浓烈的爱国热情。这个特殊的时期诞生了无数经典的音乐作品,它们不仅在当时激励着人们团结一心抵御外敌,而且对于后世的音乐创作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音乐工作者多倾向于创作反映革命群众誓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群众歌曲,以及反映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与悲痛的抒情独唱曲。字字泣血的歌词,声声催泪的旋律,无一不深刻地展现着群众内心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其中,合唱形式的群众歌曲尤其受到普遍的欢迎,如冼星海的《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贺绿汀的《游击队歌》。这一类音乐作品既展现了群众对于战斗必胜的坚定信心,且在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实际斗争中起着激励民心的作用。
冼星海1935年自巴黎毕业归国后,积极地投身于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歌咏运动中,为抗日救国时期音乐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后,他参加了“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战时移动演剧第二队”,先后奔赴于上海、武汉、延安等地进行抗日宣传,深入学校、农村、厂矿,教唱抗战歌曲,举办歌咏活动。期间,冼星海创作了大量的群众歌曲、歌剧与合唱作品,如《救国军歌》《夜半歌声》等。他的作品汲取了众多民间音乐的元素,将爱国、抗日、救亡等革命斗争的主题贯穿于其间,反映着人民抗日斗争的生活及群众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其中,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极有力地鼓舞了民众抗日的士气,既是中华民族抗敌救国的精神武器,亦是中国的音乐佳作。
国难当头,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投身抗日事业,不论是浴血疆场的战士、抑或是手拉琴弦的音乐家,都在竭力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斗争,保卫属于自己的家园。冼星海曾对母亲说:“为了生存,我们就应该努力战斗,去保卫比母亲更伟大的祖国。”即使生存条件艰苦,冼星海依然坚持音乐创作,直至病逝。我们始终记得,曾有一些歌曲,点燃过爱国的火种,在历史的长河中汇聚成“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