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简!天都黑了,还不回去呀。”初冬的傍晚,贵州省紫云县板当烟叶站的负责人付启德在田埂上招呼到。
“好哩!马上回!干完这点活路就回!”一位精瘦干练的中年人停下手中正在操作的土地翻犁机,大声回答着。只见话音刚落,他便又俯下身、埋下头,继续着未完的活。
简生伦正在自己修理耕田机。
这位中年人就是板当镇洛麦村的烟农简生伦,为人随和友善,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老简”。
种烟是事业,必须足够用心
1993年,在同村大多数青年都选择南下广东、出去闯荡时,二十出头的简生伦选择留在家乡。
回忆过去,那时的他自建“土烤房”来烘烤烟叶,遇到天气干旱,就自己挑水到地里去,一担一担的水不断往地里送,这一送便是31年。
“我结婚就开始种烟了,这些烟苗种下去后就像自家孩子,得天天来看一看、瞧一瞧、摸一摸,心里才踏实!”讲起种烟的故事,老简有说不完的话,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
这些年,老简日复一日地“泡”在烟地里,每天不是在烟地里劳作,就是在前往烟地的路上。天气不好无法出门时,他就搬来一把小凳子,慢条斯理地整理起装烟的袋子、农具等。用他的话来说,种烟是他的事业,必须足够用心。
“天气不好,就想办法呗!技术不行,就学呗!”谈到种烟遇到的困难时,老简脸上的笑容也不曾减少。只要烟技员一来,他就把对方拉到自己的烟地里问个不停,不懂的病虫害、不熟悉的技术、长势不好的烟株……都要一一询问了解。面对烟技员给出的建议和解决办法,老简会认真仔细地做好笔记,晚上回到家后,一边吃饭一边复盘。
简生伦在烟地查看烟株生长情况。
“看着他们赚了钱,我心里就高兴哩”
“他们都说种烟是靠老天爷吃饭,我觉得不全对,归根结底还是得靠自己!”老简拿起烟杆,深深吸了两口。
有些年气候不好,要么缺水、要么雨多……遇到问题时,老简就会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拿着小册子记录大家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实在棘手的,他便跑到烟叶站去寻求帮助,得到方法后,老简会在自家地里先进行试验,有了效果,才会放心地去教其他烟农。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工人紧缺也成了烟农们最头疼的问题。“总不能一个人干吧?”看着几十亩土地,大家都犯起了难。
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人,老简白天在地里忙活,晚上就去走村串巷、挨家挨户询问。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如愿找到了10名工人。不过新的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将零散的工人变成稳定的队伍呢?
“那就搞外包!一条龙服务!”他联合洛麦村周边13户烟农与工人们达成了协议,约定好移栽、施肥、采摘等各环节的工价,由他们全环节包揽。这样一来,工人们有了长期的活儿做,他们也有了专用的烤烟工人队伍,既解决了烟农们的燃眉之急,又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如今,这支队伍已发展到20余人,每年人均务工收入可达6万余元。
种烟有了不错的收入后,老简便发动赋闲在家的亲朋好友一起种烟,也从不吝啬自己的“独门秘方”。
“多亏了老简,凡事还想着我,让我也跟着多赚点钱!”同村的吴闲金长年在外打工,想回乡照顾老人小孩,又怕没有稳定收入。见他左右为难,老简便让他试试种烟。
除了热心教授种烟经验外,他还时不时地去吴闲金地里“检查”,确保自己的方法没有“缩水”,但凡发现自己没说全、没说清的,便又现场重新讲、重新示范,认真的劲头,烟技员看了都称他为“老专家”。
“做人嘛,就是我帮帮你,你也帮帮我。看着他们赚了钱,我心里就高兴哩!”说着,老简笑开了花。
简生伦在指导分级工实际操作。
“钱从地里来,用到地里去”
这些年来,简生伦一直坚持“钱从地里来,用到地里去”的理念,自费购买了很多农机具。“大货车拉苗用的、旋耕机犁地用的、面包车是卖烟用的……”老简介绍起他的工具,如数家珍。院坝里的简易雨棚下,整齐地排列着大货车、耕地机、面包车、小轿车、摩托车……
懂得技术、舍得投入,种烟已然成为了他的事业。“今年种烟净收入16.3万,日子肯定会过得越来越舒心、越来越有盼头!”老简盘算着。同时,他还积极响应紫云县烟草分公司的号召,在烟田种植绿肥、油菜等,改善土壤环境,让来年能有更好的收成。
从24岁到55岁,从几亩地到几十亩地,从摸索着种到琢磨出自己的一套方法,从一个人赚钱到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未来,他也将继续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