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不下田,为何老王父子却在“冬闲地”干得热火朝天?
老王名叫王长岁,今年62岁,河南省三门峡渑池县天池镇杜村沟村民。王长岁有着30多年的种烟经历,近两年,他受益于迭代升级的生产技术,种烟效益越来越高,打造的烟叶示范片,成了方圆十里从事烟叶种植者观摩学习的示范点。
“上冻前完成田地深翻,机耕深度30公分以上,起垄符合‘733’标准,这是冬田生产技术要求要领。”说起冬季生产,王长岁娓娓道来。
图为大农机正在深翻土地。
示范田里,只见翻新后的土地,被起垄机“起”成高垄体;田埂上,杂草杂物被铲除得干干净净;田地边角,修修补补,土地利用率更高了……可见下了“绣花功”。
王长岁曾经有过一段“见人躲着走”的经历,如今他在土地上狠下“绣花功”,跟那段经历脱不了干系。
“在外种烟3年,赔了20多万元,咋有脸见乡亲?”提起往事,王长岁说,“远走他乡,租地种烟,钱没挣到,却背了一身债务,总感觉在人前抬不起头。”
由于杜村沟地处丘陵山区,耕地多为小块小田。2020年,为实现大方大片规模化种植,王长岁到外乡寻求发展,“头年保本、次年亏本,第三年最惨。”王长岁回忆说,由于浅栽烟,还放松田管,一场大风雨过后,烟株大面积倒伏,三年赔得一塌糊涂。
起垄后的烟叶示范片。
在烟叶种植“摸爬滚打”多年的王长岁深知,烟叶产业胜在价格稳定,几乎不受市场影响,此次受挫,主要吃了“不重视生产技术”的亏,只要把心思“转”到技术要求上,种烟致富还是很靠谱。
拿定主意后,2023年,王长岁在杜村沟流转土地,将“小田”变“大田”,推动土地资源整合,推进规模化种植,用他说的话: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
烟苗丢在“窖”里边,不怕给“捂”死?烟站宣传井窖式移栽技术,遭到王长岁老伴的怀疑:万一苗长不出来,窟窿(指债务)没补上,还不越陷越深。
俗话说,摔个跟头换个明白。烟叶井窖式移栽后,王长岁天天守在烟地里,细心照料:10天,烟苗出“窖”口,成活率高,几乎无缺苗、弱苗;1个月,烟苗进入团棵期,长势齐整……各项生产技术落地运用,也给王长岁带来了“好运”。
“当年收入还清债务,还略有剩余。”如今说来,王长岁已是风轻云淡。
吃上“技术饭”,端稳“金饭碗”。井窖式移栽、揭膜培土、豆浆灌根、绿色防控、二次打顶……如今,王长岁对烟叶全生产链技术落实已是“信手拈来”,也“拈”来了可观经济效益。
“刨除地租、雇工等杂七杂八的费用,今年种烟纯收入40多万元!亩均产值比去年增长437元,上等烟比例较去年提高1.28个百分点。”算好了经济账,王长岁更有得意之处,“提供就业岗位20多个,在烟叶移栽、采收、分拣等环节让附近村民不出村都能挣钱,光今年用工开支就20多万元。”
“老王呀,咱村人扎堆聊天,都说你的好嘞!”说来也巧,正好路过同村人,和王长岁打上招呼。
“都说啥?”王长岁打听。
“不出村有活干,工资不拖欠,明年大家还想跟着你来干。”同村人说。
“我找人工,你们找活干,这是线头落针眼——正好,你帮忙给捎个话,欢迎乡亲们都来!”说着话,王长岁挺直了腰杆。
从传统生产方式到现代烟草农业领跑者,“老烟农”转型“新农人”。“老王能有这样收入,并不意外,一方面他注重技术赋能,经常参加职业烟农培训,并积极实践土壤保育、飞防植保、绿色防控等生产技术落实,今年还在他这里开展了杯罩移栽、上部烟开发两项技术试点,效果很不错;另一方面老王注重机械赋能,深耕机、中耕除草机、井窖移栽器……各式各样生产农机具一样不少,烟叶生产更具现代化、智慧化。”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笃忠烟站站长刘中强这样评价老王。
眼下,渑池烟区冬季烟田深耕、起垄、育苗准备等生产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孕育着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