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包车间45#机故障!”当大屏上出现一个醒目的红色信号,一名值班操作人员点击45#机虚拟机台后,系统在主屏幕上呈现出机台的各项数据,与之联动的45#机台视频监控也展现在辅屏幕上。操作人员迅速分析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得出结果,第一时间传递给在现场处置设备异常情况的修理工,帮助他们判断问题所在,不一会儿,异常情况处置完毕,报警消失。
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卷包车间内一景(11月4日摄)。刘云 供图
这是发生在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数控中心的一幕。各车间生产活动的调度和安全生产现场的管控集成于一个“大脑”,实现一“幕”了然。
昆明卷烟厂数控中心是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以数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之一。近年来,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利用数智科技夯实质量保障基础,举力打造制造力新优势,走出一条创新“智造力”、夯实“质造力”、提升“制造力”的发展道路。
卷包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查看设备生产参数(11月4日摄)。刘云 供图
“数智基因”植入生产各场景
昆明卷烟厂数控中心系统是一个由多平台构建而成的生态系统,包括视频控制系统、数字孪生3D可视化系统及新型MES系统。在制丝、卷包、滤棒成型车间中控室内,通过数据面板,工作人员可以了解设备的实时生产数据,如产量、效率、速度等,能第一时间锁定停机设备的故障部位,实现故障部位的自动导航,完成设备故障的智能化诊断,有效提升了设备管理、设备维修的工作效率。
昆明卷烟厂数控中心大厅,工作人员正在操作系统查看实时生产数据(11月4日摄)。刘云 供图
根据各车间生产管理需求,该厂在原有MES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功能应用的拓展,为车间管理赋值赋能。
以卷包车间为例,以“一品规、一机组、四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对关键工艺质量参数,质量检测开关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当发生异常时,及时进行预警,为精益生产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同时,MES系统上的许多功能也同步延展到了移动端,实现了实时数据指尖知,繁杂业务掌上办。
据该厂卷包车间党总支书记严涛介绍,根据数字化生产要求,卷包车间将原先零散化的设备管理、生产信息、产品质量等统一到数控中心系统内,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数据采集后进行数据分析,以分析的结果指导车间设备保养、产品质量改进等工作,同时为当前存在的技术缺陷处理提供大方向,促进技术人员进行创新改造。
工作人员正在操作电脑后台查看实时生产数据(11月4日摄)。刘云 供图
而在制丝车间,通过重构国产化双冗余制丝集中控制系统,现在仅需8个人值守中控室就可覆盖整个制丝车间的生产,生产现场成为“黑灯”车间。依托一个“大脑”,目前制丝车间已形成自主新建制丝数据I/O服务平台,实现了8万多数据点的采集与共享;自主实现了多线并行、跨线生产的智能柔性排产;自主融合智能视频监控辅助生产,实现全时段全区域场景监控和异常预警等6个自主。
如今,在中控室里、机台旁边、生产线上、手机平台中,一项项新成果、新应用层出不穷,“智慧场景”时时可见。
在制丝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值守中控室(11月4日摄)。刘云 供图
“技能革新”激发“智造力”
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人才。
为实现各生产环节生产过程可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昆明卷烟厂组织40余名青年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对设备进行测量,并采用建模软件做到1:1还原设备,建模精度达到毫米级。团队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卷包车间49台套卷包设备、制丝车间2189台套设备、滤棒成型车间主要机台设备的建模仿真。通过数据总线技术实现各系统间的联动控制,建立生产前、中、后仿真和设备维修经验具象化以及监控摄像头联动等交互应用,为数字孪生技术在卷烟工厂的实施应用提供了方案。
如今,卷包车间各生产环节生产过程已实现可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11月4日摄)。刘云 供图
向“新”而行体现在新碰撞、新思路、新变化和新探索上,更体现在新人才上。
在卷包车间,800余名员工中技术修理工占比20%左右。严涛介绍,近年来,卷包车间注重技术工人的人才培育,除了对新员工采用“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机制外,从2018年起,车间实行“后备人才三级培养模式”,不设门槛、自由报名。通过3年的学习培训和考核期,他们将从预备修理工成长为正式修理工。截至目前,已经有8位年轻人脱颖而出,在行业内部竞赛中大展身手,取得了好成绩。
维修人员正在检查调整设备运行状态(11月4日摄)。刘云 供图
举办“技能大师进工厂找亮点”交流培训活动、成立“田发祥技能大师工作室”“严涛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工作室……在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技能大师”们倾囊相授,技能“过招”间“单一优势”聚变为“整体优势”,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
一批懂技术、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加速成长,成为数字化大潮中的“弄潮儿”。
未来,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将继续加强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上云、用数、赋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