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工业制造 > 正文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安徽中烟合肥卷烟厂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2023年01月28日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徐秀
A+ A

走近安徽中烟合肥卷烟厂卷接包车间硬包机台,一台引入智能场景应用新技术的设备正在调试。6个面的高清摄像头之下,途经的卷烟小盒如同做了个全身CT。历经16个月的技术研发,设备基础功能升级、技术算法革新,破解了产品质量管控的技术难题。

而这只是合肥卷烟厂智能场景的一个小小缩影,折射了企业创新工作的日新月盛。这些年,在“质量强厂”战略的正确指导下,合烟员工上下同心,聚焦“智能制造”和“创新活力”两大标签,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全力呵护全员创新热情,培育更多的“参天大树”,形成人人讲创新、处处讲创新、事事讲创新的浓厚氛围,加快打造企业一流的创新生态图。

勇做创新机制的“排头兵”

十月份,是科技工作的“大干期”。从项目检查到结题答辩,再到奖项申报,科技创新推进办的小徐总是忙得不亦乐乎。“科技管理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手上的活没停,她微笑着说,“我从2013年开始接手这项工作,到现在整整十年了。”那时候,公司刚刚上线PDM系统,申报一个项目,我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时间,十分费劲。

问题激发改变动力,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企业开始探索科技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兵贵神速,抢先入局。随着科技创新要求不断升级,合烟率先成立了科技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企业科技管理工作流程初见雏形,成了安徽中烟五家烟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些年,企业一直在用好专家,管好项目上做文章,无论是项目申报、结题还是评奖,都有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专家层层把关,评委逐级审批,项目质量和立项率均在公司排名靠前,立项通过率五年间实现翻番。

现在,小徐的办公桌上,一沓沓资料分类规整,她的记事本里,一项项工作井然有序,她的脑子里,一个个立项书清晰可见,遇事不慌,有条不紊。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验收现场验证(徐秀/摄)

凝聚创新科技的“强磁场”  

第一次听说申报科技项目,大家都是一头雾水,工艺员不敢下手,生产的师傅们就更不干了,“我好好开机子就行了,搞啥创新?”“创新有啥用,能发奖金吗?”东拼西凑,硬着头皮报了一个,结果被告知创新点不足。大家开始琢磨,这科技创新到底是个啥?从项目申报入手,认真分析、充分领会、完全吃透,只有自己懂了,才能指导别人怎么做。

有一就有二,我们充分利用门户网站、科普看板、交流培训等多种平台,广泛宣传创新的长远意义,努力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鼓励员工从小处着手,积极参与改善改进,逐步提高了全员科技创新活力。渐渐地,一部分有想法的年轻人开始摩拳擦掌,主动召集小伙伴,组队研究、大胆设计、小心求证,看着研究成果被公司和企业认可,在其他设备甚至兄弟烟厂广泛推广,大家伙感到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为保护创新这小小的火种,我们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多次邀请专家开展专项培训,深入部门一对一服务,指导项目组开展研究,打破科研独家壁垒,探索扁平化合作模式。

按下创新激活的“加速键”

合肥卷烟厂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提出创新驱动“激活、赋能、提质”三年推进工作思路,联合出台《创新管理办法》系列标准,规范创新工作要求,制定奖项评比流程,提高创新激励标准,初步实现企业创新工作的统筹管理和要求。

合肥卷烟厂始终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只要,必广其途以储之。企业推出全员创值积分和双高人才建设方案,打通和拓宽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晋升通道,让员工切身能感受到,科技创新不是白费力气,我们要凭真本事,合情合理合法实现“名利双收”。

如果说创新是一粒种子,在企业“质量强厂”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它渐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结满了果实。这些年,尤其是近五年,合肥卷烟厂获得各项科技成果、知识产权300多项,仅公司授予的各奖项近60项,覆盖工艺质量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物流养护仓储、生产设备保障等核心职能和关键领域,先后荣获中国烟草总公司“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和安徽中烟“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荣誉,多人被授予公司“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的称号。

  安徽中烟合肥卷烟厂历年科技进步奖证书(徐秀/摄)

握紧创新人才的“接力棒”

人才是创新的基石,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科技队伍的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否还有人记得,当年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留着八字须的林彬彬?他用半生时光服务一线,严于利己,宽以待人;曾获全国劳模的沙建华,如今已年过半百,仍在辅联组独当一面;李忠东,合烟首位高级技师,潜心研究机器,努力带好徒弟;制丝车间的徐从跃,是出了名的“铁齿铜牙”,在他口中,没有讲不清的原理,更没有修不好的设备,还有丁同兵、张文、朱展翔、沈锟诸多大师,不夸张地说,他们带过的徒弟,个个都是精英骨干,他们修过的设备,摞起来大概可以绕合烟一圈了吧?

再看,新生代已然成长,车间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每天随身带着电笔、螺丝刀、手电筒、钢尺,或频繁穿梭在生产平面,行色匆匆;或扎堆在某个机台前,表情严肃。他们修的是设备,保的是质量,守的是诚信。担责任,始成长;尽所能,方进步。他们握紧师傅们的接力棒,撑起技术研究的一片蓝天,断有把师傅们拍在沙滩上的狠劲和决心。

  安徽中烟合肥卷烟厂部分科技创新骨干(徐秀/摄)

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短短十年,合肥卷烟厂科技体制实现从“0”到“1”的跨步,科技管理水平从“有”到“优”的蜕变,科技人才培养从“1”到“多”的飞跃。如今,70后领衔,80后跟进,90后奋起,00后接力,合肥卷烟厂响应高质量发展的号召,怀揣质量强厂科技兴企的梦想,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努力实现企业科技水平新跨越。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