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品品牌 > 正文

中国品牌:质量强国 踏上新赛道

2021年09月30日 来源:中国品牌网 作者:何茜
A+ A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2021年“质量月”(每年9月为全国“质量月”)的感受,应该是“风微浪稳”和“风雨无阻”。

近日接受采访的不少中国品牌,听到“质量”两字,眼神中都会闪着光。

“质量月”活动从激情澎湃,砸冰箱、毁汽车,到乘风破浪,出台《消费者保护法》,再到进入“风微浪稳”的阶段。

对中国品牌来说,“风微浪稳”并不意味着在水面上“躺平”随波逐流,而是进入了全新理性的成熟期,正在扎扎实实练水性拼 气息,因为功夫都在水下。哪怕就算前面是瀑布深渊,是激流险滩,也可以风雨无阻地前行!

精进品质 “质”造奇迹

上述这一番总结,源于对中国品牌和“质量月”的调研。

2021年8月2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榜单里,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二年居首,达到135家,位居榜首。

具体来看,中国制造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世界500强,中国品牌已连续多年在通信设备、工程机械、高铁、基础设施等领域持续全球稳坐第一把交椅。

但是,这些消息,没有鞭炮齐鸣,没有召开表彰大会,当事品牌之外的阅读量肯定没有超过10万+。

追本溯源,还是成熟了。中国品牌认清了最强的排位是老百姓心中的排位,而在老百姓心中,最看重的是——中国品牌的品质过硬。

回头看,中国品牌的冰箱和高铁,中国品牌的工程和光伏,中国品牌的通信设备和新能源汽车,起跑时,就已被套了圈,后来能够后发先至,做到全球第一,原因无外乎是:靠产品质量留住老百姓。

中国品牌深谙此道,一批富有远见的中国品牌,早已经“在水下”付诸行动。用自己的行动,踏上“质量抢夺”的“新赛道”。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追求极致品质,这也意味着公司相对于同行要有更为密集的资本投入、人力投入和资源投入。

但,品质,是中国品牌永恒不变的主题,技术再先进,理想再伟大,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几乎都是徒劳。

京东方、福耀、美的、新华三、中国铁建还是依然坚持精进品质。

这是2021年“质量月”风平浪静水在面的质量故事。不是炮轰谁谁谁,也不是吹嘘谁谁谁,而是扎扎实实练水性的“质量”和拼气息的“质量”。

纵向拉动横向赋能  构建“双循环”

2021年,注定是历史的转折点。中美战略博弈加剧,中国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按照这个思路,迎来了“两个100年”重要节点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建国以来,前30年是站起来的时代,然后30年是富起来的时代,随后30年,当我们要迎来强起来的时代,靠什么“强”起来?靠的是扣质量、硬科技、源创新、强产业。

此时,中国品牌在“质量月”的表现不是“镁光灯”,而是要花了多少苦功,拉动上下游产业链。

有一句话说的好,中国品牌只是商业文明源头的载体,产业链上的质量好了,整条商业大河可能就干净了;产业链条的质量差了,整条商业大河可能就污染了。

此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中国品牌在各自领域完成进击,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品质,也需要中国品牌上下游产业链实现突破。

正如尼康和佳能的提携让东京应化和日本捷时雅等企业逐步走到世界光刻胶的舞台中心;波音与东丽的紧密交互使后者成为风头无两的碳纤维龙头。

更直白的说法是,华为手机里面的芯片不厉害,华为手机的质量再厉害,也让消费者持有保留意见。

很多中国品牌已经把其中的利害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也因此,中国品牌在2021年的“质量月”异常低调,风平浪静。开始告别“甲方”心态,让成为整合全球顶级科研、技术、产业、人才资源的桥头堡,爆发出更快更强的发展动能。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转折点上,顶层设计者对未来的形式,作出了判断——“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国务委员王勇在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开幕式上宣读习近平主席致大会的贺信,向第四届中国质量奖获奖组织和个人代表颁奖并致辞。

王勇强调,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贺信,深刻阐述了质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表明了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为深化质量国际合作、促进质量变革创新提供了重要指引。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王勇指出,近年来中国质量治理体系日益完善、供给水平大幅提高,但建设质量强国任重道远。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健全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工作格局,创新质量促进政策,优化质量供给体系,推进内外贸质量监管、标准规则、认证认可等衔接。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快突破产业质量瓶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深化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坚持对质量安全问题“零容忍”,加大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好中国质量奖获奖组织和个人示范引领作用,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加强全员全要素全过程质量管理,争创一流质量。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质量合作,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更好促进全球经贸往来、造福各国人民。

大局如是。

中国企业未来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动力,将和“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紧紧相依,也就是,纵向拉动,横向赋能,构建双循环。

因此,相对于以往的“质量月”,2021年的质量月,中国品牌开始关注上下游产业链,在每个领域都在分散突围,内生性增长与外延式高质量发展并行,太多像新华三集团这样能打的中国品牌,既在引领向前,也在反哺上下游。

一叶,而知秋。

得益于中国品牌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大发展,中国已经形成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企业链基础扎实,供应链体系健全,产业配套能力强。

中国品牌成为全球质量话事人

从早期的英国,到后来的日本和美国,品牌的质量标准迭代发展一直伴随着主导权的不断易主,各国品牌已经互搏了几十年,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很少有人想到的是,疫情之后,中国品牌成为全球质量话事人。

不是世界品牌不努力,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 

先行者无法一劳永逸地坐享其成,稍有松懈就会被后来者甩在身后。

更棘手的问题是,每一次变化,都是一轮大浪淘沙。疫情期间,美国品牌、韩国品牌、日本品牌被迫收缩战线,先后宣布关停许多产业链。  

反观中国,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不断提升,在制造能力上,我国工业增加值已超过30万亿元,2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在基础设施上,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截至2019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5万公里,约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七成;高速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一。

在发展形态上,我国经济呈现出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制度更成熟、治理更有效、活力更旺盛的特点,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征愈益明显。

有人退,就有人进,欧美之后,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背后的含义是,全球显示质量标准进入中国话语权时代,中国品牌成为全球质量话事人。

当然,可能还有很多人不认可中国品牌已经成为全球质量话事人。

不过,这并不妨碍,中国品牌在质量升级、源头创新、企业发展、资源配置等角度,已经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在中国品牌已经成为全球质量话事人的趋势下,中国品牌未来会做出怎样的质量战略调整和资源储备,以及用怎样的姿态和理念去迎接这一“身份”,我们一起期待!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